查看原文
其他

目睹了他的死,我才知道:人性,就是最无敌的战略

海边的西塞罗 山巅上的加图 2023-03-08

作为第三方,我们不关心“荣耀属于乌克兰”还是“属于俄罗斯”,

但我们必须承认:

荣耀属于人性、

荣耀属于自由、

荣耀属于祖国,

荣耀属于每个有人性、爱自由、卫祖国的英雄。

他们有福了,他们终将得胜。

因为人性,就是最无敌的战略。

这两天,一段乌克兰战俘被杀的视频震惊了世界,我相信很多读者应该都已经看过了。没看过的朋友我可以在这里把它简述一遍:

这个视频其实只有十几秒,画面中是一个乌克兰战俘站在一个被挖好的墓坑当中,镜头外的俄军逼着他说:“荣耀属于俄罗斯”,而这个战俘用睥睨的眼神瞅了对方一眼,吸了一口烟,随后说:“荣耀属于乌克兰!”

而后对方骂了一句什么,他被乱枪打死了。

……

看到这段视频之后,我跟很多人一样,有一种很强烈的冲动,想对镜头里和镜头外的双方做一番道德评判。因为这个视频太让我想到电影《勇敢的心》里那段剧情了——苏格兰民族英雄华莱士被抓住后,英格兰人告诉他,你说句软话、就给你个痛快。然而坚强不屈的华莱士,却在酷刑中,用他嘶哑的嗓子喊出了全片最震撼的那个单词:“Freedom!(自由!)”

艺术源于生活,有时却真的未必高于生活。这个短短十几秒的视频,无疑就是现实版的《勇敢的心》——一个老兵在枪口的威逼下依然选择了忠于他的祖国。我想任何一个真正爱他国家的人都能对这种感同身受。

但我转念又一想,这种道德的评判虽然有力,但未必是真的能说服所有人的。

想象一下,如果有那么一个人,身上虽然没有半滴俄族的血统,却无条件的以俄罗斯的是非为是非,从而不能被这个老兵的崇高爱国精神所打动,反而觉得他不当二鬼子所以死了活该。那我们该怎么说服他呢?

于是我决定摒弃道德判断,换另一个角度去讨论这件事,那就是谋略。

是的,哪怕抛开道德不谈,单从谋略上讲,拍摄这个视频的e军士兵,也是非常愚蠢的。简直傻到冒烟了。

因为请注意,这个视频最让人吃惊的地方,不在于它表现的屠杀的骇人听闻,而在于视频的拍摄者和发布者,恰恰是杀俘者自己。从镜头的清晰度和机位我们可以看出,这个视频显然不是偷拍的,而该视频又最早出现在俄罗斯的互联网上,由俄罗斯网民广泛转载——也就是说,是俄军自己搞了这么一个大新闻,然后捅出来,闹得全天下骇然。

一下子给了乌克兰方面一个绝大的宣传战争正义性的机会,现在乌克兰人简直把这位老兵当成了圣徒一样进行崇拜、激励自己、并感动欧洲进行增援。

所以肇事者的这个做法像什么呢?

我感觉特别像前些年某些因心理扭曲而喜欢虐猫、虐狗的人的蠢行——本来如果他们悄悄的虐杀小动物,谁也找不到他们的麻烦。

可是他们偏偏要把这些虐杀视频放到网上去,当做自己的一种战绩来“炫耀”一番,结果就社死了。

很多人在复盘这种案例的时候,会觉得这些人特别蠢,自己挖个坑自我埋葬。可是我记得有位心理学者分析的很好。

他说,对这些人格扭曲、心理变态的人来说,你不能常人的思维去理解他们的行动——对于我们正常人来说,人皆有恻隐之心,看到如此惨烈的虐杀当然会感到不适和厌恶。可是对一个“无良症”患者来说,不是这样的,人性这种感官,对他们来说是封闭的。所以他们真的无法感觉到残忍虐杀是一种引人厌恶的事情,故而也就预判不到把这种视频放到网上去会造成的社死效果。

所以他们的行为真的不是在挑衅公众,而是像聋子听不到汽车鸣笛、瞎子看不到路中央的陷阱一样,是因一种“心灵感官”的缺失而造成意外。

一句话,他们社死于一种感官缺失。

是的,人性其实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感觉器官。

中国古代有个词特别好,叫“良知”,《孟子》说“人之所不学而能者,其良能也;所不虑而知者,其良知也。”良知就是那么一种不用别人教你,你先天也能知道什么事该做、什么事不该做的判断能力。对于一个良知尚存的人来说,即便他在命令、民族仇恨或者形势的逼迫下,被迫作出了视频中那种逼战俘的举动,当这个视频录完之后,当那个战俘不畏他的枪口喊出“荣耀属于乌克兰”时,他也应该知道这个视频拍摄失败了,把它发出去是不符合俄军利益的——因为有良知的人就能共情,能共情他就能预判到这个视频发出后,乌克兰人、第三方的民众他们的同情会站在哪一方。


可是诡异的是,就像那些虐猫虐狗的up主毫不自觉的将让自己社死的视频发上网一样,拍摄这个视频的e军士兵,依然将它公然发了出来。

那么就只有一种可能去解释这种行为——这个人已经丧失了基本的人性与良知,别人觉得厌恶、悲愤的事情,他反而觉得值得炫耀。

而在俄的互联网上,我们发现这种人其实不少,有人直接说:“欧洲垃圾们会分享这个视频,暗示我们是恶魔。是的,我们的确是。”“浪费了太多子弹,可惜。”

哪怕抛开道德批判不谈,你也会发现,这些人正在罹患同一种“道德感官丧失症”。他们没有办法跟这个世界上大多数的正常人共情,正常人对一个事物产生什么情绪,他们共情不到。他们与正常人之间无法互相理解。

这就非常麻烦了,因为他们自外于人类。

在一个多元博弈中,当你无法共情正常人(也就是大多数人)的情绪时。你也就无法争取到多数人的帮助。

所以,同样是《孟子》当中,有句话叫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。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。寡助之至,亲戚畔之。多助之至,天下顺之。”当你发动一场战争,却抓不住一个“道”,说服大家来帮助你,还不断的主动搞出这样的事情,让想替你说话的人也都无话可说的时候,你觉得你获胜的可能还有多大呢?

所以,人性是最重要的感官、最长远的见识、最精妙的计谋、最有效的战略。

这个问题我曾在去年《他与希特勒比,究竟有啥区别?》一文中为您阐述过。记得我当时比较了俾斯麦与希特勒这两个德国“领航员”的素质。我当时说,单从博弈技术层面来看,希特勒的手腕未必比俾斯麦差多少,甚至单论“进军莱茵兰”的时机把控、“慕尼黑协定”的威逼利诱,希特勒都隐隐有超越俾斯麦的素质。

但与俾斯麦相比,希特勒有一个最重要的素质欠缺,那就是他没有人性。

没有人性,他无法基于人性的基本共情,去准确的预判一个正常人在他做出一个举动会做什么样的回应。希特勒的所有互动只是利用自己的智商去“猜”对方的反映——或者换句话说,是在用自己的狡猾,假装干一些“拟人”的事儿。

这种处事方式,就像一个盲人要用导盲杖去摸索前路一样,可能他能做的很熟练,但早晚会掉链子。一旦遇到时间紧迫的危急关头,他的判断就难免走形了。

于是我们看到发动德波战争、发动苏德战争、判断美国下场、下令“总解决犹太人”、对本土执行“焦土政策”……等等等等判断中,希特勒每每都会发生判断失误。

不断用自己看似精明的战术表现,在战略上让全世界都来围殴他。

这就是因为人性这种感官,对他来说是封闭的,他遇到这种事只能乱蒙。

而与希特勒相比,俾斯麦最大的不同,就在于他不仅是一个有人性的人,而且是一个感情非常丰富的人,丰富的感情让他可以拟请所有对手、盟友和第三方的判断,所以他才能在博弈中屡屡得胜。

所以,人性才是最重要的感官、最长远的见识、最精妙的计谋、最有效的战略。

国家之间的博弈、战争的对抗。表面上看也许决定于很多因素——大到经济的实力、人口的寡众、外交的形势,小到指挥的艺术、装备的差距……但归根结底,它只决定于一件事——人性,人性将决定人心的向背。

而任何坦克、任何导弹、任何枪炮、任何“钢铁洪流”也许能煊赫一时,但最终,它们都终将在不可磨灭的人性与人心面前颤抖!


所以,乌克兰这位战俘被枪杀的事件,我们作为第三方,可以不做道德判断。但我们必须看到这样一种鲜明的趋势——这场战争,其实胜负已分。

这种判断,当你听到那位老兵吸完最后一口烟,淡然的吐出那句“荣耀属于乌克兰”时,当你感受到这句遗言那彻骨的震撼时,你应该就能做出。

这种判断,当你发现对面的杀人者居然没有感受到那种震撼、自己把这段视频发到网上引发全球公愤、自找苦吃时,你应该就能做出。

如果你居然做不出这样的判断,那可能只说明一件事——你自己其实也缺乏人性,这种最重要的远见与谋略。

最后感叹一句,乌克兰国歌叫《乌克兰尚在人间》。其中最后一句是:

我们甘愿为自由献出肉体与灵魂,以向世人证明,我们都是哥萨克(自由人)的民族。


请原谅,在这位老兵倒下之前,我还以为他们有点吹牛。

作为第三方,我们可以不争论“荣耀属于乌克兰”还是“荣耀属于俄罗斯”,但我们必须说:

荣耀属于人性、

荣耀属于自由、

荣耀属于祖国,

荣耀属于每个有人性、爱自由、卫祖国的英雄。

他们有福了,他们终将得胜。

因为人性,是最无敌的战略。

全文完

本文3500字,扔小号上了,感谢读完,喜欢请三连,多谢。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